
新捕京3522com:
守护家乡 我们同舟共“冀”——在冀中航大人的战“疫”日记
更新时间:2021/01/19 阅读次数:2180
2021年元旦假期刚过,河北省新冠疫情便来势汹汹。1月5日晚,石家庄一夜无眠。医务人员、民警、社区工作者……他们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凌晨集结、连夜奋战,守护石家庄。1月6日起,石家庄全市紧急封锁、全面管控、石家庄第一轮全员检测开始。这个原本车水马龙的城市,就这样被紧急按下了“暂停键”。
在抗击疫情、鏖战攻坚的日日夜夜里,在冀的中航大人用实际行动筑牢抗疫防线,将自己融入战胜疫情的磅礴洪流之中。既是燕赵儿女,亦是中航大人,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我们将拼尽全力。
新捕京3522com2003级校友张卫国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现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学:蜕缜男鹿诜窝滓咔榉揽毓ぷ髦,他双线作战。“疫情不退,绝不后退”,这是他的信念,更是他参与家乡疫情防控的真实写照。
张卫国,河北廊坊人,新捕京3522com2003级外国语学院校友,2007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工作于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动画学院辅导员、团总支书记。曾获得两次石家庄市先进德育工作者、两次石家庄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两次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2018年度石家庄市优秀嘉奖、2019年度石家庄市优秀高校辅导员。
张卫国就职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在校生13000余人,尽管学生都已放假回家,但张卫国仍然时刻关注所带203名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和思想动态,时刻与学生及家长保持联系,加强关心关爱,做好心理辅导。为确保学生的疫情动态数据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往往要反复核实,经常忙到凌晨12点。
1月6日,石家庄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张卫国所居住的滨湖小区位于石家庄市泰华街上,距离石家庄北站800米,地铁3号线高柱站400米,有2500多家住户,7000多人,是石家庄比较大的社区,人口较为密集,防疫风险很大。张卫国主动联络居委会,承担了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
张卫国参加第一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面对全员核酸检测的工作,张卫国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协同其他工作人员布置检测现场隔离带、一米线、桌椅、办公用具、贴告示等。检测开始后,张卫国将居民信息登记、现场秩序维持、宣传防疫知识、解答相关问题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无微不至。
检测当天北风呼啸,石家庄气温达突然降到了20年最冷的-17度,不时有居民因天气冷、排队时间长而发牢骚、提意见,张卫国通过耐心细致的安抚和解释,保证了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样的天气下,张卫国和其他防疫人员一站就是8个小时,手脚冻僵、浑身发抖,依然坚守岗位,甚至没时间喝一口水,上一次厕所,为了节省本就十分紧缺的防疫物资,一天基本不更换口罩。经过与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默契配合,该小区3000多名居民的核算检测采样任务在这一天顺利完成。
张卫国参加第二次核酸检测服务
1月11日,张卫国又主动参加了第二次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承担了一整座居民楼核酸检测的组织任务。张卫国在进行检测的前一天加入了该栋楼的居民微信群,与楼内居民及时取得了联系,下午对部分住户进行了走访,提前告知了检测大体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
张卫国参加入户核酸检测
1月13日是石家庄市第二轮核酸检测第二天。张卫国所在社区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检测任务,而当天张卫国的主要工作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入户检测。由于社区缺少志愿者防护服,感染风险很大。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张卫国没有提前告诉家人工作的内容。当天,张卫国等两名志愿者和两名医护人员一组,走访了四栋楼的二十余户居民,每到一户,都会得到居民的真挚谢意,张卫国的心里异常感动,相信在众志成城下,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1月16日,张卫国在小区门口负责进出小区人员的登记,对于无工作证明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劝返,在小区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倡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良好习惯。
张卫国为社区捐赠防疫物品
为了缓解所在社区缺乏防疫物资的情况,张卫国主动联系医疗器械公司购置防护服和防护面罩20套,捐献给了社区居委会。
“为家乡防疫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觉得是作为党员的责任,也是作为普通石家庄人的责任,当前疫情还在继续,防控必须慎终如始。我一定会继续践行党员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石家庄疫情防控阻击战,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张卫国如是说。
张卫国与医护人员合影
步奕萱是新捕京3522com2020级空中乘务专业的在校生,同时也是中航大校友总会的志愿者。
作为一个石家庄人,疫情期间,步奕萱坚定地通过报名成为长安区长丰街道祈福悦城社区的一名防疫志愿者,主要负责居民集中做核酸检测期间的群众组织工作,小区封闭管理情况下居民日用品、食品等生活物资的传递工作,以及小区人员不流动、不聚集、不出小区的巡查监督工作。虽然天气寒冷,但守护家乡的心是炽热的;虽然疫情防控工作琐碎而辛苦,但是疫情防控关系到社区每一名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甘之如饴。
步奕萱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但我正在用我的努力为我的城市而奋斗!在经历了封城和两次核酸检测后,我深切感受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势,感受到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越来越快速高效,当然,还有对所有逆行的白衣天使们的钦佩与敬意。希望我的城市早点好起来,石家庄加油!”
王辰雨是新捕京3522com2019级飞行技术专业的在校生,也是中航大校友总会的志愿者。
王辰雨家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位于邢台市的东北边缘,与石家庄接壤,东南靠近南宫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里处于“敏感”地带。当地政府通过有力的调控与管制,目前所有居民仍然在隔离状态下,力争在无病例的情况下早日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王辰雨毅然报名参加团县委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成为家乡的一名防“疫”志愿者。自1月7日开始,王辰雨负责所在社区居民核酸检测结果的信息录入。在全民集中进行核酸检测的几天里,王辰雨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从早8点到晚8点,既参与核酸检测现场的组织与秩序维护工作,又负责检测结果的信息登记与系统录入。王辰雨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些天的防疫志愿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要做到谨慎细致,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请教工作人员,及时排除困难、解决问题,同时要严格保证工作的进度,且注重保护居民个人隐私。
左二为王辰雨校友
“疫情之下,家与乡是如此不同。抗击疫情,守护家乡,是作为一个河北人、一个邢台人应尽的责任、应担的使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一份贡献。作为一个中航大人,当代民航精神中‘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正是自己参加这次志愿活动的精神力量和初衷。奉献是民航事业的职业操守,更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核心力量。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携手共进,共抗疫情,河北一定会渡过难关。” 王辰雨说。
身在河北的中航大人用自己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在这场河北“保卫战”中坚守着、奉献着、承担着、热爱着。就如同2020年的湖北保卫战一样,2021年的河北保卫战终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辛苦了,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中航大人!
辛苦了,奋斗在战“疫”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